翻译标准要求译者将原话“忠实、通顺”地译成目的语,把原话的内容确切无误地表达出来,译者在这一活动中往往被视为“二传手”和“隐形人”,其主观能动作用被忽视了。而事实上,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一个文本的信息不能直接送到不懂原话语言的听者,这个交流过程需要译者出来“中转”才能完成 ,译者的角色是听者和讲话者的结合。作为听者,他要具备足够的语言知识、文学知识以及文化知识,要客观地分析文本的表层结构及深层语义。同时他又是讲话者,要把自己解析的深层语义结构、语用结构以及自己所阐释的语言深层意义进行还原并再编成目标语的表层结构码。这个解码和再编码过程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译者同时面对原讲话者以及译文听者的话语再创造。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可避免地会夹带着个人的喜好和情感,会受自己的价值观念的影响,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形成自己的翻译风格。“译者风格在整个翻译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其中在理解和表达阶段表现得最为鲜明和充分。”

        不同的生活经验、不同的性格以及学识水平的差异等,也会影响译者对原话的解读。译者的思想感情、心理结构、文化素养、性情气质以及审美取向等。都会参与对原文的解读。原话经过译者理解,以译文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必然会因译者的思想感情、心理结构、文化素养、性情气质以及审美取向的不同而显示出千人千面的差异来,在译文的表达上也自然会打上译者的鲜明的烙印,特别是不同时代的译本,在语篇格式、句式及选词上都会有很大的差异。译者的风格历来是翻译界争议较大的话题之一,争议的焦点在于译者应不应该有自己的风格,以及如何处理译者风格与讲话者风格的关系。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根据原作提供的素材、知识经验等,凭着理智与知觉,组成富有情感色彩的审美形象体系,然后把它再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部分心理要素特征与风格特征与原作碰撞而需自我克制,而另一部分心理要素特征与风格特征顺应原作者和原作得以舒展,因而可同时表现出原著风格和翻译个性。不管译者如何自我克制,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个人气质总会在他的译文中有所表现。方梦之在其《译者就是译者》一文中曾说:“越是伟大的翻译家翻译个性越明显,越是不会把翻译个性隐蔽得无影无踪。”不同的译者会对原话讲述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选择和艺术再创造,对原话的观点会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注释和阐释,对原话中的内容和一些有特殊意义的表达形式。不同的译者会使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从而展露出不同译者的不同翻译风格。对译者的翻译风格不应简单地否认或抹煞,而应正视其在,努力实现译者风格与作者风格的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