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翻译公司对翻译的要求十分严格,要做好翻译,以下五点需注意:

(1) 翻译标准
十九世纪末翻译家严复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信”是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忠实于原文的风格、思想、内容,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忠实地表达原文。“达”是指文理通顺。“雅”是指古朴
典雅,译文应该修饰润泽。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论”指出翻译所追求的是:“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保存原有的风味。”严复的翻译原则是:“译文取名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旬次,而意义不倍本文。”由此得知,翻译的对等单位一般应建立在语篇之上。对此,从国外的系统功能翻译观中可以得到更深的了解:“翻译一般寻求原文与译文在意义上的对等。”尽管翻译研究长期以来都对翻译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形成了所谓的科学派和艺术派。无论是主张传统的语文学派的“翻译是艺术”,把翻译视为原讲话者在用译人语进行再创作,译文注重神韵,要求译文和原文一样能够给译人语读/听者带来美的感受;还是语言学派“翻译是一门科学”,主张要用自然科学中所使用的方法来衡量翻译作品的优劣好坏,以及相对应的翻译方法上的直译/意译之争、归化/异化的讨论等。但由于翻译目的不同,由于对翻译各个侧面、各个层次的认识不同,导致了对目的语与原语关系的认识不同,从而最终导致了对翻译方法论的观点的不同。但无论基于哪种翻译理论,使用哪种翻译方法,只有在语篇的层次上进行翻译才能达到忠实、通顺的翻译标准,实现传情达意的翻译目标。
(2) 语境因素
所谓语境,是指影响言语交际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言语使用者的目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经历、修养、爱好、性别、处境、心境等;客观因素大至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小至时间、地点、场合、对象以及上下文等。语篇是意义单位,是在一定语境中起作用的单位。因此,翻译的对等单位应该建立在语篇上,即翻译应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在同一整体情境中具有相同的意义和相同的功能。语篇产生于语境,又是语境的组成部分。通过语篇分析,理清各句之间的衔接和连贯,确定其意义。尤金?奈达说过“翻译即译意”。语篇与语境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现代语言学把语言看成是一种符号系统,单个词语或语句如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只是一种可以传达信息的意义潜势,不能完成的实际的交际功能。只有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同交际事件相联系,亦即形成语篇才能传达完整的信息。
语篇意义的实现所依赖的语境因素是多元的,大至社会文化环境,小至书面语的上下左右或口头语的前言后语。因此,只有对语境进行多视角的认知和把握,才能正确分析和理解语篇的意义与功能。成功的语篇翻译基于对原语语篇意义的正确理解,而理解语篇意义的惟一途径是语境分析。所以,翻译离不开语境。
(3) 翻译的视角
在语篇翻译过程中,语篇的重构既涉及到忠实传达原语语篇的信息问题,也涉及到目的语语篇本身的语篇连贯问题。将语篇视点分析引入翻译过程,可以为语篇的理解和语篇的重构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根据。
视点在修辞学中指观察事务的角度,这个角度可以是有形态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即心理层面的。视点可分为四类:时空视点、观念视点、叙述视点和知觉视点。四种视点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而不能互相代替。因此理想的语篇,应该具备这四种视点并受这四种视点韵共同支配。在具体语篇分析中,往往某一类或几类视点对语篇起着的支配作用比较明显,影响着人们对语篇的理解。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导致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同中有异,尤其是不同的民族之间因为文化的差异,思维模式的不同,导致文化、思维、认知模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视点类型。翻译涉及对语篇的理解和连贯语篇的重构,视点分析可以更好地透视语篇,语篇视点与语篇翻译关系密切。语篇翻译中的视点迁移和障碍消除的原则以不影响译语语篇信息的准确传达为标准。
(4) 翻译的修辞效果
修辞是修饰文辞或词语的基本手法,修辞是使语言表达产生美感效果的手段,使语言能最有效地表达信息、感动听者的策略。语言离不开修辞。翻译要再现原话风貌,能否处理好修辞是翻译成败的关键。如何将符合日文习惯的原话翻译成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是日汉翻译中必须注意的问题。译者就有必要运用修辞技巧来删减词语,进行词性转换,重排句子语序,转换主动被动语态,以求得译文与原话在深层次结构上的对应,使得译文规范流畅而又忠实于原话。尽量保持原话的修辞格,改变修辞格或更换比喻形象的办法,使译文保持生动形象、精练简洁、韵律优美、寓意深刻,保持原话的语言表现力和感染力。
(5) 译者因素
一般认为,一名合格的译者所需要的自身修养较之一般作者要高。他除了应具备一般作者所应具备的对生活的感悟外,还需要通晓两种文字,对两国迥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传统有充分的了解,同样驾驭语言的功底还要不弱于作者。翻译的制约因素交互作用最后都集中到译者身上。与讲话者不同,译者翻译时不仅要受到自身因素的制约,而且还要受到讲话者因素与听者因素的共同制约,受到讲话者、译者、听者之间的时空关系因素的制约。翻译原则和翻译标准决定翻译方法和译者定位,译者和翻译研究者越来越多地把立足点从原语文化转移到目的语文化,从讲话者转移到翻译者,从原语篇转移到目的语篇,从原语篇听者转移到目的语篇听者。谭载喜曾详细地探讨翻译究竟应当以文为本还是以人为本的问题。翻译标准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以文为本,就是以讲话者为本,以讲话者通过原发语篇想要表达的“意图”为本。要求“译作必须忠实于原作思想”、“译作必须再现原作风格”。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译者为本、以译者为中心。“翻译应当以译者为本”,翻译就其本质而言就是重写/重说,而“重写/重说就是操纵”。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受到的制约其实并不是来自原语文本,而是来自目的语中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各方面的因素,在目的语文化规范的“授权”下,译者好像有无限的支配和操纵原语文本的权力。译者在理解原文时,要理解原文的文本意义和作者的交际意图,从语篇到意义,从意义到语境。在译文表达时,译者必须考虑讲话者的意图,与原文文本相关的语境,原文文本的意义与语篇;还必须考虑听者的情况、听者的语言与文化,尽可能地在听者诸因素许可的范围内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这时译者会使用平衡手段,将原文文本的意义与作者的交际意图用译文文本的语言进行语法化的手段来实现,采取直译、意译、异化、归化、综合及其他手段来调整译文,沟通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际。就阐释学视角对译者主体性的考察看,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目的、采取的翻译立场、制定的翻译方案以及使用的翻译方法使译者成为翻译中最积极的因素。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发挥能动性,经历一个艰辛的过程,方能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别样的世界。译者的主体性贯穿翻译过程的始终,“不仅体现在译者对话语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也体现在对翻译的选择、翻译目的、翻译策略等方面。”语篇与翻译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翻译研究离不开语篇分析,语篇分析应该包括对原发语篇与目的语篇的分析。在语篇与翻译的研究中,应首先看到语篇与翻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然后再从原语篇/目的语篇中找到语篇分析的切人口。语言是一个总系统,语篇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结构高层次的学科,运用其原理和理论,有助于总结和鉴别已有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也有助于我们扩大翻译研究的视野,开拓翻译的新途径。由于翻译是一个系统工程,控制该系统的因素很多,但信息的准确传达毕竟是关键因素,必须将语篇语言学的原理输入到这个系统的控制部分中去,也就是说,只有按照语篇原理来构思我们当代的翻译原理与方法,才能做到成功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