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向内地进军发展,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拓展了翻译行业的不断发展,在这种情形下,越来越多的人进入翻译这一行业。

        尤为明显的是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国空的翻译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原来传统的性质单一的翻译机构已经日益被性质多样化的翻译公司所取代,越来越多的翻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截止到2009年12月份,全国共成立翻译公司19520家,在营企业为15039家,翻译行业进入了快速成长期,正成为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兴行业。

    正是在这样的发展情形下,许多的翻译公司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对整个翻译行业和发展形成了严峻的挑战。有一部分翻译公司没有太多高水平的翻译人员,有的翻译公司为了减低自身成本,就请一些在校学生为其做翻译工作。

    还有一些翻译人员,根本就没有翻译资质认定和翻译从业经验,只要给稿费他们就敢翻译,更为离谱的是有的人懂得外文,就敢从事专业水平要求很高的中译外。很多翻译不熟悉其他专业的专业原理和专业术语,这样的胡译乱翻很可能误导广大读者,甚至还可能给客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更有甚者,一些基本不懂外语的人也来做翻译工作,他们多数据就是依靠机器翻译来完成翻译任务,这种译员翻译出来的东西是可想而知的。
 
    因此,不少旅游景点的译文,错误百出,有的令人啼笑皆非;一些产品出口说明书,外国人根本看不懂,不知产品质量真伪良莠,更加不敢使用。这些对我国的社会文明程度、企业形象、经济发展都会带来不良影响。翻译市场、翻译从业人员不规范,翻译质量不能很好地得到保证,也造成了翻译纠纷案件数量的上升。

    当前,规范翻译市场和从业人员,从根本上提高翻译质量的问题已显得日益突出。翻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国家形象的树立。

    为使以上现象尽快得到改观,建议权威部门实施以下办法:

    一、实施翻译从业人员资格认证。2003年,国家人事部委托中国外文局开始实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这是一项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试,是衡量一个翻译专业人员水平和能力的杠杆,目前共有英、法、日、俄、德、西、阿拉伯七个语种的二、三级(相当于翻译系列中、初级职称)口笔译考试。为保证翻译从业者的水平和能力,保证翻译的质量,有关部门应该研究,使翻译专业资格证书成为翻译人员上岗从业的上岗证,即成为执业资格证书。

    实施本条建议,可从规范法律翻译入手。目前,涉外法律事务与日俱增,法律翻译在对外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且质量要求相当高。建议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相关部委共同组成调研组来开展调研工作,以便尽快推动法律翻译资格认证工作。

    二、制定翻译企业注册登记和年检审核办法,规范翻译企业用人的质量。翻译企业或公司在注册登记以及年检审核时,国家工商管理部门应要求申请注册的翻译企业中从事翻译业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翻译职业资格证书或翻译系列职称证书,才予以注册。

    三、适时推动翻译立法。我国是翻译大国,翻译事业和产业必将继续发展。只有通过翻译立法,才能在规范翻译从业人员资格、职业道德素质,规范翻译企业正当竞争、诚实经营、保证译作质量等方面进行强制要求。相关部门应联合组成调研组,就翻译立法进行调研,力争使翻译行业的发展更加科学、规范。